• 索引号: 11370100MB2873710W/2024-00046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4-01-31 发布日期: 2024-01-31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 标题: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23年,市文旅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市“项目突破年”部署要求,谋划提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1235”工作思路,推动文旅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市荣登携程“五一”最强周边游吸金力榜单第一名、“端午”全国最火周边游城市、“十一”全国十大周边游目的地。成功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3个项目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数量全省最多。

(一)扛牢主体责任,锻造过硬队伍,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21次,班子成员到联系点讲党课9次,举办专题读书班4期,邀请专家教授专题讲座2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3次,聚焦10个方面内容深入开展调研,形成文旅系统53名同志的调研清单,召开了调研成果交流暨典型案例剖析会,全面梳理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抓实检视整改。主题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得到市委第七巡回指导组肯定表扬。二是做好党建引领文章。聚力打造“党建赋能 文旅添彩”党建特色品牌,创建“示范党支部”1个、“五星级党支部”12个,完成8个基层党组织换届,新发展党员3名,完成18名预备党员转正审批,举办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党务干部培训班,推出“执党建引领之笔绘泉城阅读蓝图”等典型案例,“畅享阅读之美 共建书香社区”项目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传统文化进社区、文化惠民暖人心获省市区机关联动“双报到”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1人荣获省先进工作者,3人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荣获济南工匠。成立了33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局团委荣获全市“红旗团组织”荣誉称号。省妇联授予市文旅局99公益日齐鲁润春蕾联合募捐“先进集体”称号。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年度党风廉政工作会议,逐级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3部专题警示教育片及多部廉洁文化专场演出,常态化开展廉洁纪律提醒和案例教育,建立每半年“政治监督活页”落实举措。构建“1284”廉洁文化矩阵,即制定1个任务清单、打造线上线下2个廉洁文化阵地、举办8项廉洁主题文化活动、创作4部廉洁题材艺术作品。坚持每月考勤检查,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职称竞聘制度改革,10名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破格程序脱颖而出。建立“济南香港特区国际文旅人才联络站”,在韩国设立“济南文旅海外交流驿站”,打造“乡村振兴·文化顾问”“大学生读城计划”、“鹊华掇英”学术理论等品牌。引育行业领军人才3名,青年骨干人才4名,专业技术人才50余名,39人次到省市各类专班、社区乡村锻炼服务。开展“海右人才节·人才演出周”活动,推出免费演出服务36期、免费票8000余张,2.7万人次享受折扣观影服务。

(二)紧盯任务目标,狠抓工作落实,文旅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艺术精品力作持续涌现。出台了《关于推动市属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了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文化艺术专业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设立“首席艺术家”,持续实施“济南市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百人行动”,建立国有文艺院团绩效管理机制,《婚事》《家住小清河》《我家门前有条河》等一批优秀剧目搬上舞台,《英雄山》作为纪念济南解放75周年献礼作品和主题教育剧目全市巡演。《反腐先驱邓恩铭》作为廉洁文化推荐剧目全市巡演。经历改革洗礼的国有文艺院团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迎来新气象,激发新动力,今年以来,共荣获省级及以上重要艺术奖项4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9项。“济南产”电视剧《大道薪火》、原创大戏《天才少年》走向全国,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演艺活动1200余场次,《红楼梦》《惊梦》《孔雀》等“现象级”演出亮相济南。二是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编制完成《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新建和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18家,新建成泉城书房8家,打造泉城文化驿站43家,全市13家图书馆全部获评一级图书馆,7家单位荣获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发起“爱阅之都”阅读推广行动,举办第十三届“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完成695册古籍数字化。组织开展公益演出走基层、戏曲进乡村、小戏小剧展演、“四季村晚”等演出活动1.5万余场次,《军号声声》《光阴的故事》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优秀群众性小戏小剧”。积极满足基层群众观影需求,组织开展“千场消防电影进农村”“红色主题电影月等专题放映活动,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6万余场。三是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协调推进齐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及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等重点项目有序实施。召开全市申遗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加快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承办全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培训班并作典型经验交流,全国考古工作会在济南举办,考古前置“调查+勘探”新模式入选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章丘老县委旧址修缮保护工程(一期)获评首届山东省优秀革命文物保护工程,6个村入选第三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新增登记备案博物馆12家,总数达89家,3个项目获全省博物馆十佳和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获首届全省文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推进实施非遗名城建设“一十百千万”行动计划,打造非遗购物节、非遗公开课、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等品牌项目,命名20名“泉城非遗人”、147个”泉城非遗坊、529名“泉城非遗娃”,公布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5项、传承人68人,“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获文旅部通报表扬。四是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建立文旅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服务员”制度,按照“五个一批”思路分类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明水古城开业试运营,新增在谈、签约和落地文旅项目35个。出台大力提振文旅消费10条措施,持续举办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成立“泉城夜八点品牌联盟”。槐荫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评定3A级以上旅游景区7家,评定“泉城人家”精品民宿单体73个。指导各区县开展“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活动50余场。今年以来,新创建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旅游休闲街区、生态旅游区、精品文旅名镇、景区化村庄等示范单位120余个。五是泉城文旅名片更加靓丽。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济南活动年”闭幕式、国际短视频大赛、全国杂技展演、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大学生戏剧节、“涌动泉城”游泉打卡、韩美林艺术展等重大文旅活动。以宣传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策划举办了“超燃五一”“城市表白季”“城市美丽季”“济南漫游季”等活动,形成了贯穿全年的城市节事活动体系。开展“泉水甲天下,幸福游济南”国际推广活动,组织赴1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参加了“中国(山东)·科威特文化和旅游年”、香港国际旅游展等对外交流活动,在境外举行济南文旅专题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了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效能,文旅发展软环境得到新优化。一是推进法治文旅建设。开展《济南市旅游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发布实施权责事项368项,动态调整权责事项55项,编制市县共有权责事项权限划分清单,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持续优化文旅领域营商环境。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专题法治讲座2次,组织主题普法活动8次。完成61个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二是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完成1084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体验式”暗访评估检查工作,实现了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全覆盖。出动执法人员11.6万余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9万余家次,办结案件292起,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评为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三是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出台《济南市扶持星级饭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及配套文件,新评定三星级以上饭店13家,星级饭店总数增至52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31家,居全省首位,3家单位荣获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建成各级应急广播平台152个,承办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完成2893家印刷、出版物批发零售单位及1223个新闻记者证的年度核验工作,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省级印刷示范企业,4家实体书店入选全省最美书店。办理著作权作品登记超10万件,同比增长300%,5家企业获评国家和省级版权示范单位。新增数字影院5家,全市电影票房收入4.4亿元,观影1016万人,同比分别增长76%、72%。济南市文化和旅游重点区域综合监测平台汇聚视频监控资源达2828路,荣获全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三星优秀案例、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扩面打榜三等奖。探索实施“导游证+讲解证”入馆讲解新模式,受到各大媒体关注。四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梳理文旅系统“一排底线”,形成12道共性底线和若干专项工作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多部门联合检查、安全应急演练、“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检查文旅企事业单位1900余家次。全市文旅行业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