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MB2873710W/2025-00316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5-01-31 发布日期: 2025-01-31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 标题: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市“项目深化年”要求,以“创新创优”为手段,以“提质提效”为目标,全力提升文旅发展质量和水平。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16亿人次,旅游收入1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济南荣登春节假期南方居民前往北方的十大热门目的地、“五一”全国周边游最热门城市第7位、暑期全国十大热门周边游城市第6位、国庆假期00后热衷目的地城市第9位。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气象。一是政治思想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30次,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8次。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重要工作部署落地落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承担工作完成情况全部为A类。按照议事规则研究“三重一大”事项,召开党组会36次、局长办公会13次。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建立完善“三级三张清单”,党组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8次。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形式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全方位配合做好市委第一巡察组对市文旅局党组的巡察工作。抓好日常学习,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处级学习班等线上线下培训班6个,创新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活动,“理论业务双融双促 , 知行合一共提升”“悦读青骑兵”项目分别入选第一届“砺心 笃行”市直机关青年理论学习优秀案例、特色学习品牌。二是基层战斗堡垒更加坚实。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每名局党组成员联系1-3个联系点;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深化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和示范党支部梯次创建,累计打造五星级党支部12个、示范党支部4个;市文化执法支队成立党总支,做好9个机关党支部、2个局属单位党支部换届和改选补选委员等工作;党组成员和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61次,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压紧压实。局党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含网络意识形态)工作4次,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和任务清单暨工作要点》,自上而下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党员不信仰宗教承诺书,完善网络新闻发布审核、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处置等机制,每季度开展1次风险隐患排查,举办意识形态专题培训1次,筑牢文旅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四是人才队伍活力有效激发。制定《济南市考古领军人才认定扶持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济南市文化艺术优秀人才培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分类认定文旅行业高层次人才34人,参与举办“海右人才节”系列活动27场次,近3000人次乐享“泉城文旅相伴,人才无忧畅看”免费观演服务活动,累计选派下沉103名“文化顾问”助力乡村振兴,举办2期“添彩文旅·奋斗青春”青年干部课堂,我局获评全市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二、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推动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是泉城风韵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市属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成效显著,荣获省级以上重要奖项32项,曲艺小品《父亲》摘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180件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奖项,电视剧《警察荣誉》荣获“飞天奖”“金鹰奖”,联合摄制的电视剧《大道薪火》入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省会大剧院运营管理顺利整体移交,组建泉城交响乐团,推出一批大型高端演出和“现象级”高品质演出剧目。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 年)》批复实施,成为全市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首个获批实施的公共服务设施类专项规划。累计建成泉城书房60家,打造泉城文化驿站70家。高质量举办济南国际双年展、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25周年艺术作品展等大型活动,组织开展“四季村晚”“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文化惠民活动超过1万场。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全部按要求夜间延时开放,“YEAH归人”泉民夜校入选全省创新典型案例。三是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加强。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三普”文物点1473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93处。建立完善文物保护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督导30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开展保护提升工作,完成941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以及齐长城遗址拉网式排查,实施孝堂山片区保护利用提升工程,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主体封顶,《大辛庄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2-2035)》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5集考古专题片《济南王家族墓地》在央视播出,焦家遗址、龙山文化写入全国统编历史教科书。备案博物馆达95家,5家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老舍旧居提升后重新开放,举办文物主题展200余个,“明·明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里读中国”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汤汤大河 生生不息——山东地区黄河文明特展”获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精品奖。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月,创建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1个。四是考古研究阐释不断深化。高效实施“考古前置”工作,建立起步区考古工作站,全市调查勘探总面积近2800万平方米,保障省市30余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出土文物1350余件(组),青宁村墓地发掘获评全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原址保护项目入选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双赢。开展“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价值研究,举办申遗成果展暨中外对话交流活动,“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古城冷泉利用系统”入选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五是非遗名城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承办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创造了“7个首次”办会新模式,受到各界好评。2个官方非遗账号入选全国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播放量前10。24个项目晋升省级第六批非遗项目名录,获评全省非遗优秀案例4个,3个项目亮相《非遗里的中国》,在央视多个平台展播。

三、坚持项目带动,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旅产业汇聚新动能。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施文旅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服务员”制度,累计入库项目47个。大众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一批项目主体竣工,市博物馆新馆、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明水古城投入运营,累计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明府城片区保护提升工作成效显现,百花洲、后宰门街—西更道等街区成为泉城旅游网红打卡点。二是文旅消费扩容提质。研究制定《济南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济南市旅游景区“提质焕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数字化提升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联合7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济南市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新增3A级景区6家、4A级景区1家,全市A级景区达到95家。新增旅行社83家,全市旅行社总数达577家。融创文旅城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华侨城国家宝藏奇幻空间项目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579百工集等4家单位入选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世茂宽厚里街区等3家街区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入选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培育“泉城夜八点”夜游品牌,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1192场,同比增长22.63%,其中,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22场,指导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展文旅消费活动300余场次。三是文旅名片持续擦亮。推出“这一站,济南”旅游营销品牌,通过市区(县)联合发力、政企深度合作、文商旅跨界融合、媒体达人传播助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城市旅游形象更加鲜明。创新精准营销,开展航空营销、高铁营销、网约车优惠营销等“交通+旅游”营销,组织15个区县(功能区)、50余家文旅企业赴14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宣传推介,客源市场不断拓展。联合抖音等头部平台开展话题营销,借助名人效应为城市文旅代言,董宇辉“与辉同行”团队走进明水古城、灵岩寺等景区,创造超6000万次话题浏览量,文旅热度持续攀升。成功举办涌动泉城·游泉打卡、大学生读城计划、“爱上济南”城市表白季等重要活动20余项,其中大学生读城计划走进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全网话题点击量3.3亿。加强合作交流,联合15个部门制定《济南市加快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创新“Spring济南”国际旅游推广品牌,赴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7项,济南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坚持优化环境,守牢安全底线,推动行业治理实现新提升。一是文旅市场监管更加有序。完成新闻出版、版权、电影职能划转和市文化执法队伍下沉改革任务,涉机构改革的44项权责清单事项、7项政务服务事项顺利划转。深入开展文旅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审计式”监督检查,全市文旅市场平稳有序。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办结案件72件,市文化执法支队被评为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2件案卷获全国优秀案卷,3人入选全国师资库。二是文旅行业服务更加规范。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家,在全省导游大赛、旅游饭店行业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中,济南包揽了全部6个赛项第一名,并荣获2个团队一等奖。我局牵头起草的《旅游市场社会监督志愿服务指南》国家行业标准获得文旅部批准发布,这是全省制定的首个文旅领域国家行业标准,填补我国文旅行业社会监督标准空白。三是广电行业管理更加有效。高质量推动宾馆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完成706家酒店、6.24万间客房治理任务,实现开机看直播、一个遥控器看电视。开展宾馆酒店电视信号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安全播出大检查自查整改,守牢广电行业阵地安全。四是文博场馆建设更加“智慧”。丰富“泉民阅读”公益数字阅读平台数字资源,推出“爱山东”电子社保卡免押金借阅服务,持续优化“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平台功能,提升云直播、云展览内容品质;优化全市文旅重点区域综合监测平台效能,实现17家4A级以上重点景区和29家文博场馆视频全覆盖,丰富数据展示功能,实现“一张图”展示。

五、坚持依法行政,狠抓正风肃纪,推动机关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法治文旅建设扎实推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交流活动6次。《济南市旅游促进条例》经多轮修改完善,提报市人大立法项目论证会。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和各类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工作。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完成文旅行业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工作。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抓紧抓实。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齐抓共促。加强执纪监督,建立机关党建服务保障重点任务监督台账和风险防控重点排查台账,严密组织个人事项报告和审查,更新完善廉政档案和政治监督活页,出具廉政意见53批次、451人次。强化警示教育,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5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学习《市直机关处级及以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分析报告》,赴市廉政教育中心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利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廉洁纪律提醒及察访工作,不断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深化。制定廉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组织开展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展演、“在歌声中前行”庆七一廉洁主题歌会、“清风颂 翰墨情”廉洁书画展等“泉城清风”品牌活动22项,市博物馆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文物话清廉》栏目推出新媒体视频,营造了崇德尚廉、崇廉拒腐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开展机关工作纪律作风检视整改提升行动,坚决整改保密工作巡察反馈问题,组织开展保密专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排查整治“新形象工程”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节庆活动清理规范工作。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群众反映问题2059件,直接承办915件,综合满意率达100%。聚焦群众诉求,有效化解信访案件32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件、政协提案87件,满意率达100%。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