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敬老情浓。为深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统筹文物场馆资源,联动多个社区,策划实施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重阳节主题活动。
深挖场馆特色,以文化人,构筑老年群体精神家园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充分依托各场馆独特文化资源,将静态历史文物与鲜活人文体验相结合,为老年群体构筑可触可感的精神家园。
在老舍旧居举办的“重阳敬老·文化传承”活动中,老人们漫步故居,通过书房、客厅、手稿与旧照,沉浸式重温老舍先生与济南的深厚情缘。在随后的品茗交流与才艺展示环节中,老人们通过诗歌朗诵、太极拳、经典老歌等形式,在节日氛围中展现自我。

曲山艺海博物馆的“曲艺寻访之旅”精准触动了老人们的地方文化记忆,围绕老茶馆、梨花大鼓等展陈的讲解,引发了老人们的深切共鸣。宋锦珍珠画非遗手作体验,更让老人在亲手制作中领略传统工艺之美,将文化认同转化为有形礼物。


在府学文庙联合芙蓉街社区开展的“邻里承儒风 ‘艾’护夕阳红”主题活动中,中心为社区准备的《传家风·颂清风·树新风——中国历代家教家风展》从“家文化”角度引导老人感悟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后续的“艾草坐垫”制作与“重阳拓福”活动,将健康理念与吉祥祝福融入文化体验活动中,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创新服务模式,多元供给,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需求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通过“文化+养生”“文化+非遗”“文化+家风”等多元模式,精准对接老年群体多层次需求。活动注重精神慰藉与文化滋养,通过文学熏陶、曲艺共鸣、家风教育等形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在文化浸润中找到归属与认同。
同时,活动紧密结合老年人健康关切,通过秋冬养生讲座、穴位指导及艾草坐垫制作等环节,将健康知识传递与实用技能学习相结合,实现“文化养老”与“健康养老”的有机结合。


活动还高度重视参与体验与价值实现。即兴才艺展示与非遗手作为老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学习新知的平台,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为”的乐趣与价值。

强化馆社联动,凝聚合力,探索基层文化治理新路径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协作。中心提供专业文化资源、场地与策划能力,社区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卫生服务机构补充健康服务维度,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共赢局面。活动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又拓展了文博机构的社会教育功能,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持续深化馆社合作,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正将所属各文物场馆打造成为辐射周边、服务基层的“文化枢纽”,传递尊老敬老的社会温度,筑牢新时代文化传播与精神传承的阵地。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是一次成功的集成创新实践,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服务供给、强化馆社联动,将传统敬老活动提升为集文化传承、精神慰藉、健康关怀、社区凝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盛宴。接下来,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人、服务社会”的宗旨,打造更多有温度、有内涵的文化品牌项目,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文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