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泉城济南春意盎然,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联合趵突泉社区、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春读文韵”系列读书会,在老舍旧居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以老舍笔下的济南为桥梁,将经典文学、城市历史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共赴这场“与文学对话”的春日之约。
品读经典:在文字里重逢济南的春天
“春风仿佛把济南的冬天‘吻醒’了。”活动现场,山东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带领书友共同品读老舍名篇《春风》《大明湖之春》。从“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到“泉城春色里的柳影波光”,字里行间不仅透露出老舍对济南的眷恋,同时也映照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参与者们以书会友,在朗读与交流中触摸文字的温度,感受老舍笔下“诗意的济南”。
解码创作:文学笔法中的济南符号
“老舍用‘家常话’写尽济南风骨”。活动中,山大学子以青年视角解读老舍的创作密码——俗白中的“反抒情”笔法的运用,让老舍文笔幽默中带着苍凉,让读者从“不完美”里看到生命力。而《大明湖之春》作品里的“蒲菜”“泉水”等济南“符号”的使用,亦有着特别的意义——蒲草生于淤泥却清香脆嫩,象征济南人“化平凡为风雅”的智慧。泉水作为流动的城市记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参与者们跟随讲解,重新发现文学经典背后的独特匠心,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文字,实则蕴含着老舍对济南风土人情的深厚感情,更是激发起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这场洋溢着书香与春光的读书会,不仅让老舍旧居焕发生机,更让经典文学从书本间走入大众生活。未来,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将持续以优秀文学作品为根基,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现实,策划并推出更多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优秀文化在泉城百姓的交流中扎根,在年轻一代的创作中传承与发展。